假太监: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第七百六十四章 764(3/5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但这件事必然是户部放水,向武帝隐瞒真相,才导致今天的恶果。

胡安邦又能说什么,只能抱拳说道:“微臣遵命!”

他准备先去耗上几日,然后等虎贲军围城的时候,带着一家老小先逃走。

看着胡安邦离去的背影,武烈说道:“大司马回去后,立即安排士兵盯住他,若是敢逃走,就给我杀了,不用请示。”

不轻易杀文官,这是武帝定的规矩。

再说胡安邦可是户部尚书,次一品大员,内阁大学士。

武烈这么轻易说杀了,还是让人心生畏惧。

“要不先抓活口吧,户部管理着整个国家的粮食银两账目,就算任命新的尚书,也得有个交接期的。”霍光武说道。

“我说杀了!”

武烈重申道,杀气腾腾,毫不讲理,甚至不考虑霍光武这话说得对不对。

“遵命!”霍光武回道。

“他的家人也一个不留,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,就别想着自己逃命。”

“知道了。”

武烈对于皇帝的理解就是无所不能,别谈技巧,别谈迂回,别谈谋略,不服就杀。

试问天下何人不怕死。

他总觉得父皇当了皇帝后,杀气不够强,才闹出这么多幺蛾子。

至于武帝告诉他,皇帝不是万能的,他是一个字都没有记住。

“现在诸位讨论一下,接下来该怎么办,一个是粮食问题,一个是用兵的问题,百济和北凉的大军就算勤王,也得十日才能到,京都八营只有不到十万人,如何守得住八个城门。”武烈说道。

内阁大臣们面面相觑,谁都没有主意。

武烈有些不耐烦地说:“你们不会一点思路都没有吧,宰辅大人向来足智多谋,你先说粮食问题,接下来大司马讲用兵问题。”

他的风格让内阁大臣们十分不适应,武帝通常都是温和的讨论,让大家畅所欲言。

而武烈是直接下命令施压,稍有不如意就翻脸。

公孙敖实在想不到万全之策,便说道:“李少傅文治武功,样样精通,不如先让他讲讲看,我们再酌情补充。”

大司马也说道:“臣也想听听李少傅的意思。”

武烈大眼一瞪,说道:“你们两位乃是正一品大员,文武百官之首,拿得俸禄比李显高,权力比李显大,为何事事都要问他呢?要不让他来兼任宰辅和大司马之位?”

他这话斥责的是宰辅和大司马两个大混子,实际上则是表达了对李显的顾忌。

没有哪个帝王喜欢功高盖主的臣子,尤其是武烈这种蛮横惯了的粗野武夫。

既然武烈这么说了,李显也不吱声,虽然他心中早已有了主意。

武烈越是顾忌,宰辅公孙敖就越想放大这种君臣矛盾。

他深深的知道,只要李显在内阁,他是不可能有机会扶持四皇子夺位的。

第七百六十七章 767

“老臣并未过问户部事务,所以如何用五日粮食撑到北凉和百济援军来京都,确实束手无策,请太子殿下恕罪。”公孙敖说道。

反正武烈暂时也不能拿他怎么样。

这莽货越是忌讳李显的才智,就越会利用他这宰辅大臣,制衡李显的权力。

朝堂上这点门道,对于当了武帝三十多年谋臣的公孙敖来说,完全是轻车熟路。

没有人比他更会揣摩圣意了。

武烈看着垂头丧气的七位内阁,说道:“父皇之前告诉我,要对你们内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